為什麼需要內容行銷?
隨著時間普及而產生的購物流程轉變,主要關鍵在於客戶「主動」找你,而不是強迫推銷
以前與現在最大改變是在於引起興趣之後客戶會上網搜尋,在比價、研究,促成行動,購買好用分享。


內容行銷幾個重點
-
內容要設身處地為客戶與訪客著想,別用一些你懂的辭藻。
-
內容行銷目的在於降低廣告成本,可以降低 80% 的商務洽談費用。
-
客製化的內容製作,依照不同紛絲群作搭配。
-
企業內部就可以做內容行銷,如:業務資料製作者、製作電子報者、販促資料製作者、電商網站團隊、活動工作經驗者、公司刊物製作者、廣宣人員、包裝與設計負責人。
-
因為是客戶主動尋找你,SEO 關鍵字的擬定較為重要。
-
吸引眼球的標題,如:撼動、破壞性、新機制、戰略、秘訣、預算急增、將增為N倍、N步驟、投資報酬率、提升雙倍的方法、大膽預測等等。
-
提供相關有用的超連結資訊
-
用字遣詞需要吸引讀者看下去
-
標題或內容重點標示,讓讀者快速閱讀。
-
一個段落提供一個主觀點
-
讓讀者以為你有讀心術,點破或是說出讀者心聲,並如何解除他們問題(價值主張)
自我評估內容行銷品質
可以依照下列幾點去評估內容並且可以打分數評估。
-
資訊的正確性?
-
文章是否容易閱讀?
-
實用性是否高?
-
SEO 關鍵字與標題的優化
-
行動呼籲 CTA
-
資訊圖像化(資訊圖表)
-
內外部超連結的運用
提升數位行銷
相對我們學習數位行銷要學的更廣泛如圖下:
客戶分享的心態什麼?
使用推特多數理由是「發表自己有興趣、關注的資訊」、「表達自己的狀況」。
個人分析覺得消費者更深層面向是「炫耀心」、「渴望被關注」、「找相同共鳴」。
粉絲分類:
依照關注程度所做粉絲分類,從最高傳道者、次級擁護者、再者支持者、底成的參加者,前三者都會購買你的產品。
- 傳道者:製作非官方網站、社團、粉絲團專頁等,會向他人推薦產品,會建議事業構想、提案等,會批評公司競爭對手、排斥他人公司的同類型產品。
- 客戶側寫:大致上會是瘋狂喜愛者,但不排除有利益關係,特質大概是口條不錯、規劃與執行力強的人。
- 擁護者:不斷地回購商品,持續加入會員,如果發生筆戰會擁護公司,會到公司社交媒體或客服中心提供商品,服務的改善意見,購買公司股票。
- 客戶側寫:可能是有利益關係的客戶,因此會維護自我權益,或是使用公司產品有得到很大的感觸。
- 支持者:有購買商品、有在品牌上的社群註冊、登入、發表意見、會在留言板、部落格、社交媒體上發表商品或企業活動感想。
- 客戶側寫:有自己的想法,並且帶有一點的完美特質的人,喜歡分享事務,想被他人關注的人找到同好,想操控風向的人。
- 參加者:會上企業網站瀏覽、有下載APP影片、對品牌及受到共鳴,會隨意追蹤、轉貼發文或按讚等,索取試用,參加相關活動。
- 客戶側寫:公司產品有引起他們興趣,個性大多是隨性的人或是很愛跟風的人。
內容行銷的 KPI 指標比例
指標
|
內容
|
可驗證事項
|
個人訪問者
|
收看內容人數
|
可知內容有多少人看過
|
網站停留時間
|
使用者打開內容收看的時間
|
可知對於內容有無興趣
|
回訪數
|
重覆來訪收看的人數
|
可知內容興趣、關注程度
|
外部LINK數
|
從外部網站連到內容的次數
|
可知內容的品質優劣
|
分享數
|
在社群媒體上的分享數
|
可知內容的人氣度
|
意見回饋
|
對內容的意見回饋
|
可知讀者反應及意見
|
下載數
|
內容被下載次數
|
可知讀者該主題的興趣程度
|
客戶開發
|
從內容下載中獲得讀者資料
|
獲得讀者情報也能評價對業績的貢獻度
|
轉換率
|
收看內容的使用者行動率
|
可知內容中的進入入口與行動購買率
|